当前位置:首页->招生就业->就业政策 返回上一页
【就业政策】大龙开发区:家门口就业 开启新生活
来源: 浏览量:77 发布时间:2021-02-22
日前,笔者来到大龙开发区跨区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德龙新区,走进扶贫车间藤椅加工厂,看到一角堆满藤椅条、椅子框架等生产原料,30多名工人转着藤椅框架走着线。经过穿线、剪线、订线等环节,一个个铁架被加工成一把把漂亮结实的藤椅。
该车间负责人邵红卫是思南县人,前些年一直在浙江一带从事藤椅加工,慢慢有了回家创业的想法。2020年受疫情影响长留家中,这件事情便提上了日程。“经朋友介绍后我进行了前期考察,了解到大龙交通便利、小区群众多、劳动力相对充足,用工有保障。借着这个机会,我实现返乡创业,也有信心做好。”
据了解,该加工车间于去年9月3日正式建立,经过前期宣传,群众已经陆续到车间里务工。“我们这里没有严格的上下班时间,年龄限制也很小,有就业需求的都可以来试试。只要踏实肯学,都能学会劳务技能,工钱按一把藤椅45元计算,分工序的按照操作难易计算工钱。”邵红卫说:“早2个月在另一个安置点龙江新区成立的藤椅加工厂,已经步上正轨,现在2个车间一共有70名员工。目前,正在赶制一批7万元的订单。”
“在这里上20天班就有1000元的工资,既能挣点生活费,又能方便照顾小孩,真好。”方传秀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笑呵呵地说:“早上送小孩去学校后我就来这上班,下午放学后再把他接到车间里来,到晚餐饭点时再回家。”2019年1月,方传秀一家从德江县楠杆乡老家搬到了大龙开发区德龙新区三期后,就在新家园就近灵活务工。
“听说这边开设了藤椅编织车间,工资不错,我就过来了。现在做得也还顺手,什么事情也都没耽搁,挺好的。”车间里的“老大哥”张玉阳现年71岁,是年龄最大的工友。虽说高龄,但干起活来一点也不含糊。“有事情做就有收入,比闲在家里好。而且这里上班时间自由安排,也不怎么累。”张玉阳进车间已3个月,他视力不错、手脚也还麻利,一个月有1000多元工资。
半月前,该车间还来了个“远客”。陈爱秀是开发区的第一批搬迁群众,2017年从德江县桶井乡搬迁到开发区安置点大德新区,随后到辖区企业上班。“这段时间,厂里放假。听说这里有扶贫车间,我就来试试。”每天清晨,陈爱秀开着儿子为她买的三轮车从大德新区过来,晚上8点再回家休息。“刚来这里,车间安排了师傅带我,经过几天的学习,现在我可以自己上手编制了。等过段时间再看看编制速度,如果收入比较理想,之后我就来这里上班。”
方传秀、张玉阳、陈爱秀只是搬迁群众就近就业的缩影。近年来,开发区为全力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引导搬迁群众以掌握技能更好地在新家园实现安居乐业,积极引进具有覆盖面宽、适应性强特点的打火机加工厂、芳蓉服饰、藤椅加工厂等扶贫车间特色企业落户安置新区,为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完善就业平台保障。(岳霞)
责任编辑:zhao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