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就业

当前位置:首页->招生就业->就业指导 返回上一页

【就业指导】工作是为了快乐还是意义?

来源: 浏览量:110 发布时间:2021-02-24

工作是为了快乐还是意义?

时间:2021年01月19日 作者:陈武 来源: 中国青年报

 

陈芳(化名)在某沿海城市上班,几乎每天都是第二晚高峰(晚上10点)后才回家,才上班1个月,感觉自己就像是一颗螺丝钉,已然职业倦怠,想要辞职。

李猛(化名)是某中学语文老师,每天除了语文科目的事情,还有许多杂事,入职半年,越来越觉得工作没有意思,想辞职考博。

你也有与他们同样的困惑吗?曾几何时,工作似乎是一件不需要怀疑的事情,每天上班,不管做什么,数十年如一日,一直到退休。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方式更为多元,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互联网冲击着劳动的分工与合作,人事流动不断加剧。工作对于个体的意义,亦不再像从前。如果对于前几代的人来说,工作是一趟长途火车,那么,对于现代的年轻人而言,工作或许更像是地铁,坐几站都可随时走下。

这样的一种转变,是年轻人自我意识越来越凸显的一种表现。其一,大家不愿让自己变为一个机器人,每天在规定的条条框框中按部就班地工作;其二,年轻人希望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价值,能够体会到成就感;其三,大家期待自己的价值观能够被尊重,不被领导强迫做事,不做一些无用功,尤其是形式主义的事务。

这些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凡事过犹不及,自我意识越来越凸显,也可能导致“入一行恨一行”。盲目跳槽后,仍然会陷入迷茫,甚至最终怀疑自我。

那么,怎样去理性分析工作中涉及到的各类因素?如何面对工作中的困惑?如何更好地平衡自己对于工作的心态呢?

对于做一件事情,有两个最基本的维度,那就是:快乐+意义。对于N件事情累加起来的工作,不妨也试试从这个角度去进行分析。

有些事情可以为自己带来快乐,比如打游戏、品尝美食、旅游、购物、看电影等;有些则可以为自己带来意义,比如看书、写文章、练琴、跑步等。当然,汝之蜜糖彼之砒霜,每个人的标准会有不同,对某些人来说快乐的事情,对他人而言可能是痛苦的;对部分人来说有意义的事,于其他人而言可能毫无价值。

工作中的快乐可以来源于多方面,最常见的有:自己真心喜爱,对行业真正感兴趣;“钱景”光明,报酬丰富;工作内容清闲,不费力;社会大众认可度高。同样,工作也能带来多重意义,包括有价值感和成就感,可以积累经验、不断成长,自己具有主动权、能够被尊重,可以帮助他人、为社会和国家作出贡献等。

快乐和意义可以把工作分为四类:快乐且有意义的事情;快乐但没有意义的事情;不快乐但是有意义的事情;不快乐且没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会发现,鱼和熊掌难以兼得,所谓“钱多活少离家近”的工作几乎没有。就算有,长期这样下去,成长(意义)方面也可能受到很大影响。

因此,大部分工作,实际上是在后三种情况间做出选择。快乐但没有意义的事情,往往只能给人带来短期的愉悦感。长远来看,这样的工作只能让年轻人虚耗时光,无法累积行业知识、提升职业技能,必然会影响未来的职业发展。

日常工作中,也不乏不快乐但是有意义的事情,比如钻研枯燥的专业书、熬夜写报告等。这类事情虽然做起来比较难,不太容易坚持,但恰恰是在专业层面的打磨与深耕,才能为自己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不快乐且没有意义的工作,可能是每天忙于应付领导和同事不合理的工作要求。即便自己不喜欢、不赞同,也只能一味地忍让和迎合。

如果某项工作对于自己确实是不快乐且没有意义的,那就应当及时止损,早点离开。否则,不仅会让自己的事业停滞不前,还容易引发抑郁状态等。如果一份工作做起来不快乐但还是有意义的,那可以不着急跳槽。快乐与否并非恒定不变的状态,有时候,人会因对某一领域了解更多而进一步产生兴趣。因此,不妨给自己多一些探索时间,积累经验、培养兴趣,为未来更好的发展奠定扎实的物质和心理基础。

当然,利用这一标准衡量工作选择的前提,是对自我偏好有着清晰的认知。若是不清楚自我特点与目标定位,不知道自己应该承担何种责任,就很难从工作中体会到真正的快乐,也不能感受到人生意义和价值。因此,年轻人应当在大学期间多实习、多进行自我探索,明确自身的优劣势和热情所在,避免在毕业时陷入迷茫状态,随波逐流地找工作。

(作者系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教师)

陈武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011502

来源:

http://zqb.cyol.com/html/2021-01/15/nw.D110000zgqnb_20210115_1-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