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招生就业->就业指导 返回上一页
“科技副总”打通产学研“经脉”
来源: 浏览量:82 发布时间:2021-03-31
给予每家企业每年5万元专项资金,保障“科技副总”薪酬
出台专项政策,将产学研成果转化合作资金按比例奖补给企业,最高奖补40%
实行企业“点单”、高校“接单”和高校“出单”、企业“买单”2种方案,促进产学研合作
本报来安讯 (通讯员 王伟)2020年以来,安徽省来安县对标长三角发达地区,广聚人才资源,建立“科技副总”机制,与滁州学院等高校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共建协议书,由高校教师挂职企业副总经理或副总工程师,助推企业创新发展。
完善政策扶持体系。明确“科技副总”挂职条件,即具有博士学历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具备相关领域突出科研工作经历和能力;科研方向、研究领域与企业生产贴近,并已取得一定实质性成果等。目前已有4家企业与滁州学院4名博士签订挂职协议。“科技副总”聘任服务期3年,期间至少协助企业申报1项市级及以上科技课题、组织开展3次以上技术培训,且每月在企业工作不少于10天。建立企业、学院双向约束激励机制,企业根据合同对“科技副总”开展年度考核,学院在职称评聘时,对挂职教师予以优先推荐。对已签聘的“科技副总”,县财政给予每家企业每年5万元专项资金,保障“科技副总”薪酬。出台专项政策支持,将产学研成果转化合作资金按一定比例奖补给企业,最高奖补40%,进一步增强企业投研投产信心。
畅通科研供需通道。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截至目前,累计调研走访1586人次,收集企业反映问题744件,已全部协调解决。组织召开“四送一服”校企合作衔接会,23家科技型企业参加,现场促成2家企业签聘“科技副总”,3家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采取“两步走、两方案”战略:“两步走”,即对企业创新需求开展“广泛摸排+精准匹配”;“两方案”,即实行企业“点单”、高校“接单”的“对症下药”模式和高校“出单”、企业“买单”的“全面体检”模式。目前,已组织滁州学院机电、化工等学院教授、博士80余人,开展调研43次、走访企业38家,明确合作意向12项。强化校地校企深度合作,推动产学研有效融合,着力培养创新人才,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目前,已促成滁州学院与4家高新技术企业签订成果转化协议,合同转化金额185万元。
共建高效创新平台。合作共建滁州学院科技成果转化来安分中心,保障100平方米办公场所和每年20万元运行经费;分中心由滁州学院指派4名骨干驻点负责,享受相应级别的岗位津贴和绩效工资。目前,分中心已出台“科技副总”、产学研成果转化等多款科技扶持项目。通过与企业共建新型研发机构、设立联合实验室、合作开发项目等方式,把高校实验室“搬进”企业工厂里,推动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目前,滁州学院已有6名教授、博士在合作企业联合实验室参与科研。建立校企协同育才机制,在6家企业增设校训基地、“师徒工作室”,11批次500余名在校学生直接参与企业实践,帮助有市场、有需求的毕业生无缝入企就业。发挥高校专业能力,通过现场教学、答疑互动、顾问辅导等方式,为企业培训人才8场次100余人。
营造优质科创环境。通过校企合作,来安县目前已建成博士后工作站、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35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发展到76家。滁州学院按照“博士进百企”要求,合理保障挂职教师调停课申请;坚决破除“五唯”顽疾,改革教师科研评价,设置“成果转化”“服务地方”“服务企业”等指标,全面提高教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积极性。“科技副总”在人才培养、技术指导、工艺提升、项目争取、产品开发上与企业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关系,先后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5个,争取科技项目订单2个近500万元,帮助申报省重大专项1项。
责任编辑:l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