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就业

当前位置:首页->招生就业->就业指导 返回上一页

改革开放30年:职业规划兴起 新旧职业此消彼长

来源: 浏览量:109 发布时间:2024-04-09

【特别关注】

当伟大变革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状态时,大量的新兴热门职业层出不穷,而一些旧的职业则被世人冷落,甚至被淘汰出局。本文试图探析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职业发展变迁,以期为读者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提供参考。

职业变迁,紧随改革开放脚步

日前,重庆经济开发区渝北区翠云街道翠渝路社区拿出10个社区助理岗位,吸引了100余名西南政法大学的学生参与竞聘,由当地居民当考官进行选拔。

改革开放引发深刻职业变革

就业,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时时处处都烙刻着历史的痕迹,映射着时代的色彩。

1949年之前,中国革命者的职业描述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一个新中国,干革命的都是职业革命家。由此延伸到1978年前后,神圣的革命延续为以奉献为光荣的工作——“工作着是美丽的”,职业之分在此背景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实际意义,都叫“革命工作”。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的存在,决定了在就业时个人意志必须无条件服从组织需要。那时频繁出现的词汇是“安排工作”、“包分配”、“安置”……一个极具时代特征的现象是:祖孙几代人在同一单位的同一职位“接班”工作。

80年代之后,中国人数十年来积累起来的职业观念,和这个社会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一个改革的年代,人人都有刷新一个新世界的冲动,但在生存、发展的需求置换了以往的服从和奉献的主题后,其职业描述也就顺理成章地在创造和革新的旗帜下渐渐回归本位:职业,首先就是一个饭碗——虽然它不仅仅是一个饭碗。

在变革中成长的人们开始懂得机遇和努力的重要,而社会也比以往更加重视个人的价值。改革开放使不少人不再安于现状,毅然“下海”。

但是,更多的人还是选择安分守己,抱着各自的“铁饭碗”。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大锅饭”被打破,“分配”、“安置”这类词语走进了历史。门类齐全的现场招聘会此起彼伏,一批有较高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开始涌现,在呼唤个性的社会氛围中崭露头角。他们的工作不再如从前稳定,开始学会如何去应对竞争,开始带着“先就业、后择业”的想法去寻找工作,开始对工作抱着“开心就干,不开心就走”的态度。

再后来,互联网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求职方式。网络招聘以其成本低、效率高、无地域限制等特点,吸引了大批中高级人才和企业,甚至有人认为网络招聘取代传统招聘是迟早的事。互联网的出现,也颠覆着传统的就业模式。网上开店成了许多人的选择;网上写博客、发视频的同时,也发掘了新的就业领域。

变革体现在就业领域里就是,改革开放前,我国生产力水平低,80%的人口从事农业,城镇人口中大部分从事工业生产。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第三产业,即商业和服务业迅速发展起来。城镇各种生产、运输设备制造和操作人员大批转岗;从事农、林、牧、渔等职业的真正农民数量大幅减少。而餐馆服务人员、宾馆、旅游及健身场所服务人员、社区服务人员和从事各种商业贸易的人数急剧上升。

变化的不仅是就业方式

计划经济时代,职业生涯问题绝不是一个人们感兴趣的话题,因为国家就业政策是“统包统配”。一个人一旦被安置就业,基本上等于与用人单位签订了终生合同,“从一而终”成了当时人们典型的职业生存状态。每个人在某个单位里面一干就是一生。人们对自己的期望也是强调自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我国的员工流动率可能是世界上比例最低的,在人们的话语中基本上没有择业、下岗、失业等词语。

然而,就像平静甚至有些死寂的水面乍遇春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国人就业观念的改变深刻而彻底。好像是在突然之间,国人遭遇了自主择业、竞聘上岗、下岗失业、裁员跳槽等一系列陌生的现象。

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深深震撼了人们的心灵。

有资料表明,一个美国人平均一生要变换14次工作,换4种职业;一个英国人平均一生差不多有12次工作变动;一个澳大利亚人平均一生要换5次工作,每次工作变动必然需要知识技能的更新和提高。而现在,我国的年轻人平均5年至少更换1次工作,一生中至少要换7次工作。另据统计,营销、房地产、广告等行业跳槽现象非常普遍,其中广告行业的人才流失率约为10%,大约每人平均一年跳槽1次;营销和保险行业最高,每年达到了30%;房地产大约在10%20%之间。雇员和单位的关系更多变成了利益交换关系,长期安全的承诺让位于自己对自己负责,单位保障变成了自我保障,所以个人需要更多的自我职业生涯的管理。

而由传统的“统包统配”到“自主择业”、“竞聘上岗”,唤起了人们对职业目标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责任感。关于是爱一行、干一行,还是干一行、爱一行的问题,人们开始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更多地倾向“爱一行,干一行”。因为对特定的职业具有浓厚的兴趣,容易激发人的工作热情,很容易融工作、生活、事业于一体,更加有利于人的才能发挥,也更加有利于人的事业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悄然兴起

在过去,“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人们所获得的职业社会地位很大程度上靠出身,靠家庭。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社会家庭背景,单靠个人努力出人头地是十分困难的。

而现在,只要个人有足够的能力、付出足够的努力,就可以获得社会声望高、经济收入好的职业,就可以改变自己的职业命运。一个最直观的例子就是中国近几年首富变迁:2000年荣毅仁及其家族;2001年刘永行及其兄弟;2002年荣智健及其家族;2003年丁磊;2004年黄光裕;2005年陈天桥;2006年张茵;2007年杨惠妍、杨国舒父女。

在以上所列富豪中,除了荣氏家族外都是白手起家、开拓进取换来的。

这可看作是中国由封闭社会转向开放社会的一项重要标志。

职业命运的变化和成功的刺激,由此带来了人们职业心理、职业行为模式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最重大的变革之一。这种变化表明,当代国人在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中拥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机会和自主权力,同时也意味着个人对自己在职业上的成败负有越来越多的责任。加强自我职业生涯管理是这个时代对个人提出的要求。由此,职业生涯规划悄然兴起,广受重视。人们开始探究,如何通过职业规划更好地实现职业价值。

对于个人而言,职业始终在三个层次上体现出价值:谋生价值(安身立命)、上行价值(未来发展)和体验价值(幸福和成就感等)。正因如此,就需要有一双慧眼,能够穿越历史的迷雾,探究30年来职业发展变迁和未来的职业发展趋势,从而对职业生涯作出最优的规划和设计。

新旧职业此消彼长

职业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近年来,在新职业不断产生的同时,一些传统职业的内容不断发生变化,过去很多技术、手艺已经不再需要,靠本行谋生的人纷纷转行,另谋他业。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一些传统职业在消逝、萎缩,悄悄退出历史舞台。那些消逝的职业,很多是人们熟悉的传统行当。

从上世纪50年代初到1991年,我国一直有人专门负责分发油票、粮票等票证。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和生活用品的丰富,这些票证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原来在计划经济体制内颇为风光的粮油管理员、粮油票证管理员、物资供应员、蔬菜作价员等,早就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无迹可寻。

十多年前,在中国的居民楼下还能偶尔听到补锅匠的吆喝声,还能看到许多人从事传统的手工业加工,比如制作简单的生活必需品,如旧时的制衣做鞋、锔锅补盆、修钢笔、裱糊的手艺人,专门抄写文字材料的“抄写工”,穿梭在小巷里卖热水的“烧水工”,现在这些都已成为人们记忆中模糊的风景,难觅踪影了。

10年前热门的BP机寻呼台传呼员,现在纷纷转了行。拿新闻出版业来说,199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中,还有铸排工、铸字工、活版辅助工、手动照相排版工、刻铅字工、铅版制版工,而随着激光照排技术的发展,这些职业已经消失。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1999年公布的《职业分类大典》中,也没有了树脂唱片制造的“唱片工”等职业。送煤工、掏粪工、理发匠、磨刀剪等一些传统行当,逐渐淡出市场。而家用产品维修业也面临整合。

此消彼长,一些传统职业走向消逝和萎缩的另一面,是新职业的风生水起。新涌现出来的大批新职业,主要集中在第一、第二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和蓬勃发展的第三产业。从分布情况来看,新职业主要分布于基因和转基因工程、遗传工程、生态农业、生化试验等高新技术领域;加工中心、环境监测、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纳米材料生产等领域也冒出大批新职业;而新职业分布最广的是社会服务领域。从我国近年来公布的10批新职业来看,“创意设计类”的职业较多,另外,“顾问类”、“科技类”、“保健类”等职业也在不断增加。我国未来大量的新职业将会在第三产业产生,既可能是全新的社会群体性工作,也可能是那些由于技术更新、原有的职业内涵发生了较大变化而从业方式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的“更新职业”。

据统计,我国现有的传统职业,与30年前相比已减少了近3000个左右。相对于一些技术陈旧的传统行业,大部分从业人员需要转岗转业,在新兴行业中,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从业人员则数量不足。毋庸置疑,新职业的风生水起,体现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和进步,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劳务市场的需求方向。(郝幸田 姚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