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AYAN环球360

当前位置:首页->AGAYAN环球360 返回上一页

锐意进取 工作着是美好的 三亚学院2023-2024学年秋季学期全体教职工大会

来源: 浏览量:429 发布时间:2024-01-21

1月20日,三亚学院在书艺馆召开2023-2024学年秋季学期全体教职工大会,执行校长王丹总结了秋季学期的办学成绩,并对办学情况作系统回顾,对校院两级工作情况作数据通报。校长陆丹博士从自身职业现身说法,从职业理解到职业信仰说明了“工作着是美好的”,也明晰了制度完整和完善的重要性。

 

e78f5a80071245de7423931509a50087.jpg

 

伴随着开场节目,教职工大会拉开帷幕


be3297e65f0e9c4a81c8401caad0c1ae.jpg

50368333a5a9c5fe5c6e0b7348334093.jpg

2d973422bda38d688198b4359908f467.jpg

b974ef72c8b6c2e3a9a2b252796c5d73.jpg

室内乐重奏:肖斯塔科维奇第三圆舞曲


校长陆丹博士以《工作着是美好的》作主旨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a2572d3c476833950bbd47f5a80e06e5.jpg

c48f84c22ccad7e31fc20b66685a2b4e.jpg

 

网络有时候会一阵一阵的出现职业厌倦的段子。现在又到春节回家团圆的时节,我们可能也同样会面对关于职业生涯与人生道路值不值得的种种烦恼。

我不是佛教信徒,但我今天尝试现身说法。

 

我先说说我理解到的职业。

我们知道,在漫长的农耕文明时期,劳动者可选择的职业少之又少,社会等级制度极其森严,但即便如此,各个文化还是诞生出关于各类不同职业各自道德的合法性辩护,比如每个行业都有自己膜拜尊崇的神明——神明不分上下;每个行业都有约定俗成的规矩——规矩都大如天。

 

进入工业化大分工以来,人们的职业选择有了扩大的空间,社会继续延续着“职业就是信仰”的观念。在其它文明中普遍存在着信仰的宗教,在中国,教育则早成为一种普遍的信仰。

后来人所谓的教育情怀,其实就是从教者对教育的信仰,其中包括而不限于对所从事职业的尊重、喜欢、信任、以及乐于为之付出与奉献的意愿。

 

教育信仰,体现在这个行业本身自古而今对教育事业不可亵渎、神圣性的普遍认知与认同中——虽然这未必代表每个时代中的每个人对教育职业的理解和态度。有趣的是,在中国,自古以来,除了政府官员,还很少有一个职业能够与教育职业相提并论,漫长而坚韧的受到从业者自身与利益相关者们持久的敬重与喜欢。哪怕这个行业长期报酬不高、地位不显。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一开始就会一下子将教育作为安身立命之所、并津津乐道的。

 

比如,在我年轻的时候,正是中国从社会生活小池静水奔向改革大江大河沸腾时代的开启之时,我在一本书里曾经写到:

那时我常常想,那些常常打着车到机场,在不同的城市、酒店和会议场所穿梭的工作状态简直太过美妙。

后来、一直到现在,当我真的变成这样一种必须在不同地方飞行穿梭工作与生活的时,真是苦不堪言。事务身不由己、工作节奏太快、没时间陪伴家人朋友、饮食与生活节律紊乱、长期疲劳及身体健康受损等等,这时我才明白,年轻时向往的不是高强度工作,而只是要离开那个困住自己的小城、沉闷而无聊的环境、没有找到意义与缺少想象力的生活。

 

我有个在大都市从事金融工作的年轻朋友,过着跟我现在相似的到处飞行、快节奏和高强度的工作。几年前他就说,他的理想是四十岁以后退休,到地球风景优美而静谧、人际简单而松弛的环境过退休生活。这大概也是许多金融业、IT业、以及Z世代人的一种生活理想吧?

但我会这样想吗?

 

改革开放初期,听说西方有失业大军,这支大军成为了资本主义确保劳动力市场具有竞争力的有效的平衡机制。那时在我们身边,只有待业渴望没有失业焦虑。近几年全球化变异、经济转型、行业变革,行业之花几无千日红,几年河东几年河西的比比皆是。

 

去年,我了解到有些大学应届毕业生近百分之三十不能一次性就业,就业了的在三年内有百分之三十左右要跳槽转岗,有些年份有近百分之三十的小微企业难以继续运营。

当这些信息纷至沓来时,我会忽然想起,现在还会有那么多人因为职业疲劳而放弃职业吗,还有那么多人因为喜欢闲适生活而早早退休吗,还有那么多人因为职业倦怠而选择离开现在的岗位吗?

抱歉,我现在还没有答案。

 

我看到的一个情况是,因为机制便利,一些了不起的学者愿意退休后到三亚学院继续工作,一些已经退休在三亚学院工作的学者笔耕不辍,去年学校表彰的几位教授就是其中杰出代表,而且有越来越多的临近退休的学者联系学校,希望能够到本校任职。

 

而我自己,有幸或不幸的被吉利选中,在校长任上,开始组建吉利教育的新团队,推动其他院校都高质量的发展,现在还在创建吉利线上智能教育平台,还要去马来西亚开辟新的落地别国的国际教育合作项目等等。忙得脚不点地,不亦乐乎。

 

其实,大概在五年前我就在做退休准备,我是那种相信“不知死焉知生”的人,相信直面终结才会过好过程。

 

那时,我一方面继续兢兢业业地谋划学校优化办学结构、强化制度建设、致力于人才引进与培养新人、聚焦学科建设与产教融合式发展、提升校园环境美化、注重班子建设,等等;另一方面,我也在有限的闲暇时光,白日做梦般地设计退休后可能的生活方式:写书、写公众号文章、写博文、美食直播、旅行文化写真、旧街区与乡村改造、家庭教育咨询、以及可能的新的运动或教育产品的设计开发等等。

 

当我就此以上话题和家人及朋友们闲时交流时,他们说:你这是在安排退休吗,你只是在换了一种工作方式吧?

 

他们的话无意中提醒了我,不管哪种原因更优先,实际上,我和与我相似的人已经被自己混淆了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对“退休了即不再工作的奢想”,事实上已经漠然。

 

可能有同事会问:是不是因为你做了校长、做了吉利教育的负责人,坐在了所谓高位上,所以,才有了现在这样不知疲倦的工作精神?

 

不要相信“能力越强责任越大”这样的童话。反而是,每个人坐在更高的位置上,意味着必须能力与相应职责适配、必须言行举止与相应岗位的要求适配。天下通行的规则是:未必都是达到更大能力和更高德行的人才能做到相应的位置上,但是坐在更高位置上的人必须迅速转换角色,形成与岗位匹配的相应更大能力和更高德行才坐的下去。这便是我近几年和新提拔干部常讨论的议题。

我提醒年轻人,像那个我认识在美国留学的年轻人那样,连一次开车罚单都忌惮,为了未来更好的自己不受任何质疑,节制自己现在的言行举止。

我希望,理解干部最大的能力,是能够带领组织走在通往目标的直线上;否则,显不出能力;理解干部最大的德行,是在组织内按制度规矩公平公正公开的行权办事。否则,明显失德。

而我个人对有些重要干部们有时的大不满,大部分因为这方面的不如意。

这是我的偏执吗?

 

此时必须要扪心自问:难道我自己是那个一开始就是符合这些严肃要求的人吗?才不是。是这个岗位和它不言而喻的岗位要求,倒逼我必须自觉的按岗位规矩行事,否则,我早已不在这里,否则,组织早就不容我在这里,或者,假如这个组织宽容我,这个组织也不会发展壮大到今天。

 

中国任何一所大学都不会像某些经营不善的企业那样轰然垮塌,毕竟有政府领导和监管,但任何大学外部的力量都无法保障运行不好的大学不会像温水煮青蛙那样渐渐的“楼塌了”。所以,为了这个学校更好的明天,我们必须不停的追问,处在重要位置上的学校干部们是否做到了能能配位、德能配位?谁来评价他们的德与能?又谁来监督他们的德能?

左右徘徊,上下求索,唯有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制度的完整执行。

 

当然了,换个角度说,能够幸运服务学校的干部们,并不意味着每个人自己一直事业顺遂,身心愉悦。

 

我反思自己,也反观别人,那些坐在更高位置上的人,早已被不断拓展的空间和向上的岗位职守鞭打得体无完肤、体面全无、内心伤痕累累、脸面一文不值。

 

假如当初知道必须历练、历劫出这个结果,恐怕多少人会知难而退;若回放在二十多岁大学毕业出道的我,早就一万次拍案而起、一千次逃之夭夭。

可是,经历过了才明白:发怒争吵与生气逃跑,虽然最容易,却也最无效。

为了有效才坚持,有了坚持才有效。这是生活常识,也是工作常态。

这就是百味人生吧。

 

当然了,因为自我被一轮轮不幸而痛苦的解构,才有机会一回回幸运的自我重构。重构后最大的好处是,能够在新的视角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生风景,能够经历过不一样的多重世界。

 

我经常对现在的年轻人不厌其烦的说:

如果把人生当戏,必要演好每一场,终场才不至于失败落幕——这就叫做事决定做人;即便是参与一个不确定结果的小项目,也要全力以赴地认真做得更好,如果没有认真做好,项目成功你会被退出;如果认真做好,即便项目无果而终,你也会被重用——这就是做人决定做事。

 

我经常对自己说:

既然工作的每一天都紧张忙碌、既然工作新目标和新安排绵延不绝、既然喜欢这份工作、既然还有人等着我去做那些该做还没有做完的……,那么就继续向前吧,那么就努力着期待更新的目标实现吧。

事实也是,生活重要的一面,正是用值得做的工作累积起来、并从而变得更具有意义的。

 

今天,请允许我对各位同事说:

工作关系如果不是被迫,工作内容如果不是不喜欢,工作环境如果不是不能适应,工作方式如果不是应对不了,工作伙伴如果可以相处,工作过程如果有欣喜,工作结果如果有所期待,那么,就安心工作吧,就努力开心的工作吧,就悦纳工作过程与结果吧,就享受工作着的状态吧。

我今天以自己现身说法,以学校干部为例说明,其实,对每位老师都可借鉴。每位教职员工在一所大学的岗位不同,都是大学价值链不可或缺的一环一节,这个道理在全球供应链出了问题之后,才让地球人普遍相信,不同国家真的是彼此依存的关系。即便处在所谓价值链高端的,也须臾离不开全价值链循环带来的整个价值链的低风险、低成本和高收益。

 

我相信,即便我们每个人今天才刚刚认识到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今天才喜欢教育与被教育喜欢、今天才悦纳教育与被教育悦纳,那么,此后的工作就都更加值得;哪怕昨天我们还在为工作难题为难、关系相处费力、对同事评价不满意、考核结果不如意、升职或加薪或荣誉结果不如愿等等事情烦恼着,现在,我们可以去想一件事:工作着也许是最可能治愈工作带来烦恼的神药。

 

我相信,既然人一生怎么都要努力好好度过,既然人一生都需要工作,既然人一生都会选择一个职业,既然人一生终会幸运遇见自己的心仪,那么,就在自己经历中找到成长的自己,就在自己付出里看到自己心血成果的了不起,就在自己觉悟中重新认识世界、社会、人以及自己。然后,会心一笑,乐此不疲,继续前行。

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个伟大的国度与非凡的时代,我们从事着从古至今伟大而神圣的职业。我们有幸在付出超于常人的心智心血中获得授人以兰的内心喜乐。

 

生活不易,工作着是美好的,从教者是幸福的。在翻过一岁篇章的时候,让我们记得工作的美好,记得与这所学校和师生们一起经历的成长,把明年如何更好工作的反思与计划先留给专注工作改进的团队,把更好的工作留给明年我们每个人的自己,把春节的祝福与祝愿都送给彼此。而我,若干年来,我已假日无休。对同事们拥有的寒假,羡慕、嫉妒并爱着。

 

执行校长王丹作学期总结报告。分别从专项重点工作、常规重点工作、系统保障工作、持续性反思改进方面展开,从图文、数据等内容直观地展现出各学院在学校产教融合重点工作中取得的各项成绩,以及部分学院产教融合工作还需加强的部分。未来校院两级仍应不断加强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教育部审核评估、教师队伍建设、学术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工作,以主人翁的精神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团结力量共同推动学校事业新发展,实现学校高质量高水平的办学目标。

 

c6c6190f5fdf2a79189d8b0f5b60f3b2.jpg

 

 

2023-2024学年秋季学期,三亚学院全体教职工在迈向产教融合新征程的路上砥砺前行,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办学层次提升等方面成稳步提升。未来,三亚学院人将继续龙腾虎跃,龙翔万里,坚定不移的走好产教融合之路,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转自:三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