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招生就业->就业政策 返回上一页
【就业政策】我国采取多举措提升创业服务能力
来源: 浏览量:159 发布时间:2020-01-10
截至2018年,我国有4298家众创空间、3255家企业孵化器,其中国家级创业孵化器863家,孵化器场地面积达到10728.3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33314家,在孵企业从业人员数212.3万人,累计毕业企业数89658家,孵化器从业人员数量53838人,孵化器收入308亿元。
不仅数量有所突破,双创载体的服务能力也随之提升。超过90%的众创空间在提供办公场地的同时,还为入驻的创业企业提供创业教育培训、创业导师服务、创业投融资服务、技术创新服务、政策落实、创新创业活动等创业能力提升服务。
中国创业孵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吸纳和服务了40多万家初创企业、带动就业200多万人,拥有各类有效知识产权22.3万项,累计培育上市、挂牌企业1800余家。实现了创新、创业、就业的有机结合和良性循环,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期服务——助力创业从理想变成现实
按照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可将创业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期、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处于不同阶段的服务对象,具有不同的生命特征和服务诉求。创业服务工作,就是要围绕不同时期创业者的具体需求,不断丰富服务手段,不断拓展服务内涵,整合、打造好贯穿企业成长全周期的“服务链”。
从一个偶然萌发的想法,到遍布中国一线城市的20家门店,再到新三板上市,徐赟的囍月子会所在短短10年里成就了一个创业奇迹。而这个奇迹离不开人社部门的帮助。
回首10年创业路,徐赟动情地说:“是人社部门的细致服务,让我这个一没创业经验,二没专业技能、三没社会网络的青年,走到了今天。”当徐赟的流动资金发生困难时,她先后三次获得当地人社部门提供的创业担保贷款近百万元。当公司业务扩展需要招用员工时,人社部门提供的吸纳就业补贴、技能培训补贴等,为她缓解后顾之忧。在优惠政策扶持之外,各项有针对性的服务支撑,帮助她的创业之路越走越宽。
多年来,各级人社部门依托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创业服务功能,摸清劳动者创业意愿和创业需求,5年来为1700多万人次提供了项目开发、开业指导、融资服务、政策咨询、跟踪扶持等创业服务。一些地方结合实际,整合多方职能和行政资源,探索设立了综合服务中心,为创业者集中提供“一站式”“一条龙”便捷服务。
各地逐步建立起培训主体多元、培训模式多样、培训内容多层,能够覆盖创业活动不同阶段的创业培训体系,形成政府激励引导、社会广泛参与、劳动者自主选择的培训机制。2012年以来,全国平均每年参加创业培训人员达216万人次。多地结合创业领域的新变化,着力加强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培训课程开发,强化培训绩效考评,探索开展网上培训,切实提高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贴身帮扶——帮创业者翻越三座大山
资金是生命线。对此,大学毕业生冯诗然、冯帝尧姐弟俩深有感触。想当初,冯氏姐弟俩几乎同时萌发了创业的想法,一个想开办“整体厨房专卖店”,一个想加盟“加州牛肉面大王”。然而资金问题成了最大的拦路虎,而且这个缺口对姐弟俩来说是个天文数字———30万元。就在姐弟俩一筹莫展之际,人社部门的创业担保贷款解决了姐弟俩的燃眉之急。
从启动资金,到进货备料,再到扩大再生产,资金始终是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拦路虎,各地人社部门充分抓住这个牛鼻子,积极制定各类贷款政策。符合条件的借款人,根据个人的资源状况和偿还能力,最高可获得单笔50万元的贷款支持;对创业达一定规模或成为再就业明星的人员,还可提出更高额度的贷款申请。
一些地区为了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创业贷款的利率可以按照央行规定的同档次利率下浮20%,许多地区推出的下岗失业人员创业贷款还可享受60%的政府贴息。各地人社部门不断创新资金服务模式,帮助创业者跨越资金鸿沟。
为解决创业“场地难找”“租金贵”的问题,各地人社部门一方面动用社会力量鼓励创办创业园区,另一方面出台了各类房租补贴政策。创业孵化基地、创客空间、联合办公空间、活动沙龙等形式灵活多样的创业场地应运而生,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综合服务。在一些形成规模效应的地区,先后涌现出71家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2016年5月,国务院决定实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并公布了《关于印发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为切实降低创业准入的制度性成本又迈进了一大步。
“我们创业者有时候跟国外投资机构谈合作时,他们觉得我们证太多,每次办事都要带好多证。现在就只要一张证了,包含了企业的详细信息。”拿到深圳市第一张新版营业执照的深圳市道生壹创客空间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代晋说,这项改革大大简化了企业创办的流程,“很多创业者越来越年轻化,商事登记方面不是很有经验,简化流程是很大的便利。现在不用跑窗口,网上就可以办理,这会激发大家的创业热情”。
企业注册从跑5个部门、交5次材料,变为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提交材料,企业办照时间普遍缩短到2-3天,有些地方甚至15分钟出证,立等可取,大大提高了设立企业的便利化程度,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
服务外包——把公共创业资源用好用活
2017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落实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制度,充分运用就业创业服务补贴政策,支持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机构和高校开展招聘活动和创业服务,支持购买社会服务,为劳动者提供职业指导、创业指导、信息咨询等专业化服务。
一些地方充分运用就业创业服务补助,通过政府购买等方式,调动市场化服务机构、专业辅导团队,为创业者提供专业化服务,有效扩大了服务供给。
“科技创新券补助申报流程简单,灵活性大,没有条条框框限制,为企业减轻了研发过程的成本支出。”广东华尔辰海上风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龙剑,成为中山市首张科技创新券的领取者。
2012年9月,宿迁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宿迁市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试行)》,标志着创新券在国内正式实施。宿迁市将财政资金以“有价证券”形式,向企业发放,企业利用创新券向大学、科研机构等购买科研服务,科研机构持创新券到政府财政部门兑现现金,实现服务的现金流。
为进一步引导和鼓励中小微企业增强创新创业能力,各地根据实际发行了形式多样的创新券,为小微企业提供专业服务、精准服务、有效服务,是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的新举措。
2017年9月,全国“双创”周期间,《众创空间服务规范(试行)》和《众创空间(联合办公)服务标准》同时出台。
《规范》中对众创空间给予标准定义;将其服务对象定位在以创新为特征的创业团队、初创公司和创客群体;规定了众创空间的主要服务功能,包括创业辅导、投资融资、资源对接、氛围营造等4个功能。
《标准》由国内11家知名联合办公运营商联合发起制定。《标准》给出了众创空间(联合办公)的定义,还在运营主体条件、运营场地条件、服务团队、运营管理机制、服务项目等方面作了一系列规定。
从《意见》到《规范》,再到《标准》,近几年,“双创”服务的各种文件密集出台,标志着我国创业服务正朝着差异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一方面能够发掘一批有利于行业发展的创新样本,另一方面为专业领域的创业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创头条联合创始人李茂达如是说。政府通过外包,将公共创业服务的接力棒交到更加专业的服务商手中,为创业者带来更便捷、更专业的服务,助力初创企业破茧成蝶,在“双创”的春光中舞出最美的旋律。(本报记者 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