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就业

当前位置:首页->招生就业->就业政策 返回上一页

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质生产力动能

来源: 浏览量:138 发布时间:2024-04-16

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应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学生不仅需要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和熟练操作能力,还应具备强大的压力抵抗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完善职业规划教育设置,并在教育体系中增加相关课程。通过这些课程,学生能够获得职场技巧,为日后的工作岗位做好充分准备。此外,高职院校还应深入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夯实学生管理基础,明确学生管理理念。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积极地进行了改革与创新的工作实践。在这一进程中,要注重以原来的管理方式为基础,通过对管理观念、方法的革新,进一步探讨建立高校学生管理的新模式与新制度。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到自己的办学特点、培养过程中的实际经验和文化积淀。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层次的高职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要想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上来剖析这些要素,就需要将这些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切实减轻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压力,不断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需要在实践中科学运用新的理念,融合新的管理方式,制定出一套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学生管理计划。这一举措可以让各部门的管理者都积极地参与到学生教育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去,从而为推动高校学生工作的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撑。

完善就业课程建设,构建就业课程体系。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职业知识的延伸,也是职业技能的延伸。根据目前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应从教育与培训的视角出发,根据各专业学生的发展需要与成长需求,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从当前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专业设置来看,它更多的是以职业技能为重点。目前的就业课程内容包括: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实践等,这虽然能帮助学生提升就业能力,但是,与学生专业发展有关的职业辅导课程仍然比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也不能为他们提供有力的就业支撑。为此,在实践探索中,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为中心,推动职业能力培养课程的设计。通过“1+X”证书等多种方式,能够将就业能力课程体系和学生的专业发展联系在一起,让他们能够制定出一个科学的专业发展计划,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自己的职业计划结合起来,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需要,在专业实践课程的设计与规划中,重点对学生的职业人格进行测试与分析,对其基本信息进行全面的掌握,以便对其专业发展方向与专业发展需求进行深入的了解。基于学生的学科能力培养现状和职业素养培养工作的基础,我们要构建一套具有针对性的就业能力培养课程,以此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学生良好的就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丰富就业实践,以实践来带动学生就业创业。高职院校的学生面临着独特的就业选择,其中包括创新创业。他们需要紧跟时代的变化,并巧妙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探索中,以成为具备多项技能的高素养人才。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大多是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如,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作为海南省唯一一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改革院校、全国首批本科层次职业大学,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海南自贸港建设和海南重点产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审核职业本科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服务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发展。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从事创新创业活动,高校开设专业要与乡村振兴发展相契合,学生需要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积极向上的态度和适应创业风险的能力。而要培养这些品质,就要结合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获得经验。

例如,高职院校可根据乡村振兴的需求,鼓励学生深入农村,认真研究“养殖技术”“种植产业”“乡企运营”和“乡村发展”等课题,以寻找创新创业的方向。学生可通过实习方式参与乡镇企业,切身体验乡村振兴的着眼点,并在实践中发挥专业特长,思考个人是否具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在充实多样的实践中,教师需引导学生树立乡村服务意识,深度融入当地,通过个人努力,致力于改善乡村建设。这种以实践引导创业的方式,能够评估学生综合能力,确保他们具备振兴乡村的决心和毅力。

实施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优质的导师队伍。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开展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离不开一支强而有力的师资队伍。高职院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打造出优质的导师队伍,并鼓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管理能力等多项素养。除了院校内部的教师以外,还可以邀请一些外界的专家、学者,让他们走进学校,为学生讲解各种与乡村振兴战略相关的知识。这样一支优质导师队伍的建设,必能将学生带入一个广阔的探究天地,让创新创业氛围浓起来。

例如,高职院校可以鼓励院校内部相关专业教师考取“林业工程师”“园林工程师”等专业证书,通过到乡村一线开展科学研究、挂职锻炼等,提高自身的专业指导能力。同时,还要求导师团队自觉参加各项培训项目,通过在培训期间的观摩、讨论、交流来提升理论基础,具备先进的指导思想。教师还要深入到乡镇企业当中,以实习的方式,来了解企业建设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导师中的“三农”专家和学者,可以走入到校园里面,共同为高效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做好准备。以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为例,该校立足高职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入选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多名教师分别获得“南海工匠”“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等荣誉称号,有效储备了一大批服务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的技能技术型教师。

在乡村振兴发展背景下,实现与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相结合,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政策要求的创新之举。面对高职学生的就业创业需求,要想更好地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要通过专业设置与乡村振兴充分融合的基础上,应在人才培养上努力做到通过明确职业教育目标、优化实践教学方式、完善教育机制、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创建数字化教育管理平台等,进而提升学生的创业思维,拓展学生的就业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实践平台,将就业创业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实现乡村振兴与学生就业创业的深度融合。

来源|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