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招生就业->就业政策 返回上一页
厦门大学扎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来源: 浏览量:71 发布时间:2024-05-13
厦门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在就业引导、就业市场、就业服务等方面科学谋划、聚力发力,不断提高就业工作质量和水平,努力推动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创业。
加强统筹谋划,强化就业引导。一是坚持高点谋划。制定《关于进一步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将就业“出口”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就业对招生、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的反馈作用。定期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校长办公会议、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等,专题研判就业形势,畅通各单位联动机制,做到开学有部署、过程有督促、年终有总结。二是坚持高位推动。深入落实“一把手”工程,健全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分管领导靠前指挥、院系领导落实责任、各部门协同推进、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完善校院领导定期访企拓岗制度,挖掘教学、科研、校友等各方面资源,形成“学校领导带头走、机关部门一起走、基层学院全员走”的多维走访体系,年均对近百家重点用人单位开展访企拓岗。三是坚持高效落实。将就业育人举措、重点单位就业、本科生深造等情况纳入学校“双一流”建设年度工作绩效考核等,每年举办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会,选树典型、表彰先进。2023届毕业生整体毕业去向落实率超95%,有就业意愿的重点群体毕业生百分百落实就业单位,到国家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就业毕业生比例连续多年持续增长。
深化战略合作,拓展就业市场。一是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圈。积极打造面向全球的人才供给体系,将就业创业工作纳入社会服务、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中,不断拓展就业新空间。加强重点城市战略布局,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东北全面振兴、“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全面推进与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人才合作。2015年至今,学校与26个省市建立定向选调生基层项目合作,累计培养、输送1800余名选调生。二是拓宽就业“蓄水池”。统筹行业协会、产业园区、大型企业等各类平台,开展就业工作通气会、就业研讨、讲座和专项招聘会。依托“星河计划”“企业开放日”“人才恳谈会”等活动,为学生与用人单位搭建高效沟通桥梁。2023年9月以来,面向2024届毕业生组织各类型招聘宣讲活动610场,对接用人单位1630家。三是打造“母校—校友”共同体。依托各地市校友、校友会和校友企业深化校地战略合作,以“鸿雁计划”等项目为依托,开展“老带新”“传帮带”校友交流活动,挖掘校友在开拓毕业生就业新空间中的重要潜能。建立面向重点单位、重要领域的优秀在岗校友返校培训机制,举办“凌云计划—选调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班”,邀请来自21个省份的47名基层就业毕业生返校培训。
坚持以学生为本,优化就业服务。一是着力建设高质量生涯辅导与就业指导体系。将就业指导纳入辅导员整体培训和考核体系,持续组织校院两级就业创业工作人员参加“全球职业规划师”“全球生涯教练”“生涯团体辅导”“生涯咨询技术精进督导训练营”等认证培训。聚焦行业就业形势分析,组织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和政策咨询研究,每学期撰写行业就业形势调研报告。编制分学科专业学生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指南,从就业、保研、考研、留学等方面分析近年来学生毕业去向落实情况,形成具有借鉴意义和实操价值的“求职宝典”。聚焦学生卓越职业能力养成,提供分层次分类别生涯辅导活动、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及“一对一”生涯咨询,定期开展朋辈导师训练营,满足不同学生群体成长发展需求。办好首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校赛,发动2600余名学生参加。目前,已面向2024届毕业生开展生涯辅导与就业指导活动180余场。二是着力开展重点群体就业精准帮扶。建立未落实毕业去向学生工作台账,由校领导与院系党政负责人、辅导员组成专班“包干”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完成“三个三”工作目标,即,人均开展三次谈心谈话、推荐三个有效岗位、组织参与三次就业促进活动。深入实施“宏志助航计划”,举办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对返校参加招聘会的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岗位推介、路费资助等帮扶举措。三是着力完善就业全流程管理服务。推进就业信息发布“立体化”平台建设,实现就业信息分类型分地区分行业即时发布,满足学生多维度智能检索需求。推动数据赋能,上线AI视频模拟面试平台、简历制作系统、“生涯云梯”线上测评系统,提高就业管理服务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在学生事务办理大厅专设“就业服务窗口”,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就业赋能站”,在全校设立40间求职面试直播室,为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