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招生就业->就业指导 返回上一页
考研失利我不甘心,还要不要参加春招?
来源: 浏览量:136 发布时间:2021-04-28
考研初试结果出来了,几家欢喜几家愁。不少初试不理想的孩子这个时候都会想,这次考研有太多的遗憾,“方法有点问题浪费时间了”,“再努力一点点就能上岸了”,“学校没选好,应该再保守一点”,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比这次强,我不甘心,我要“二战”。初试结果刚出来,这个阶段想“二战”我特别能理解,我们恨不得马上就秉烛夜读,迅速开启备考生活,一分一秒也不能浪费,去弥补我们第一次失败的遗憾。但是,越是心急如焚,我们越是应该放慢脚步,静下来重新审视一下,这个阶段我们更应该干什么?我们都知道考研战线不能拉太长,从6、7月份开始准备是比较合理的,那接下来的3个月我该怎么办呢?我建议我们要缓一缓,先放下纠结,不去想自己该不该找工作,也不用去论证自己二战成功的概率有多大,先不用着急做抉择,而是顺着往下走,往哪走呢?去春招瞅瞅!“老师,我可能不会选择去工作,我还要去春招么?”要去!为什么呢?和我们当初选择考研一样,对于我们本科生,校招同样是我们成长道路上一门非常重要的必修课,它能给我们带来太多的收获,特别是对未来学业和职业的规划。我经常和来咨询的孩子们聊,即使成功保研了,也要去校招走一遭,经历过校招的洗礼,很多困扰都会柳暗花明。
那么,就在眼前的春招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照清现实差距
给本科孩子们做咨询的时候,听的最多、也最怕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老师,我的简历没什么可写的”。做简历如同“照镜子”,不少孩子缺乏规划,大学四年就懵懵懂懂的走下去了。到要找工作做简历的时候才开始“照镜子”,镜子一照才如梦初醒,原来我大学四年都凑不够一页A4纸。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就这样懵懂的从本科走到了硕士,硕士毕业的时候,会不会同样感慨“老师,我的简历还是没什么可写的”。见贤思齐!我们需要在人生的关键阶段认清我们的差距与不足,而春招对于大学本科的我们,可能是最后、也是最好的机会。太多的本科孩子们和我们分享春招后的感受,做过无领导小组讨论,才知道自己嘴皮子真不如别人利索,脑子也不如别人转的快;和其他高校的同学们同场竞技过,才深刻的体会到什么叫“高手如云”;看过大神的简历,才知道自己未来能做的、要做的事情还有太多。校招就像做一次深度“体检”,对于在象牙塔呆久了的我们而言,越早查出自己的“小毛病”,我们才能有机会去除掉它,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壮”。当我们读完硕士再走向求职战场的时候,才能所向披靡。
敢问路在何方
给研究生改简历的时候,看到“职业主线”特别清晰的孩子,我都会深入访谈一下他们。我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规律,很多人考研复试后都参与过春招,虽然都奔着“打酱油”去的,却有了不少意外收获,其中提到最多的就是“对硕士毕业生后要干什么更加清晰了”。这种“清晰感”是怎么来的呢?就是在求职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来的。我们要找工作,自然会听宣讲会来了解企业和行业,当我们听了十几个行业、上百家企业的“自我介绍”,哪个更吸引我们自然就会有答案;当我们辗转于不同层级、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用人单位的笔试、面试,我们和用人单位之间不停的双向选择,哪些更青睐我们,哪些更适合我们,自然也会有答案,就是在这些碰撞和摸索中,我们能更清晰的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主线。越早确定职业主线,我们越容易赢在起跑线上。当其他人还在尝试用大量实习来寻找未来职场方向的时候,我们已经在自己确定的主线下实习,深耕细作、积累求职资本了。相当于我们用本科春招为未来研究生求职争取了更多时间。
打通任督二脉
我经常问过来咨询的孩子们,校招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很多孩子告诉我,“找完工作感觉自己长大了!”“长大”不仅仅是3个月内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综合能力的飙升,从“小白”变成了“面霸”,其实更多的是心智上的成熟。不再单纯的以“学生”的视角去看待自己,而是真正以一个“职场人”的心态来面对生活。而很多孩子选择考研,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不想长大”的心态。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们是愿意以“不想长大”的心态读研呢?还是以“职场人”的心态读研呢?我想大家都希望早一点做好求职准备,毕竟研究生之后,已无路可退,不管是否准备好,我们都要踏入职场。既然这样,你们愿意错过最后的春招,放弃打通求职任督二脉的机会么?
经历校招我们的收获还有很多,会收获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甚至还会遇到未来给我们实习或工作机会的师兄师姐等等,与其纠结要不要二战,不如用好毕业前这3个月时间,去春招走一遭,当我们经历多了,眼界宽了,心智更为成熟了,未来的路自然也就更加清晰了。或许我们会选择直接工作,或许我们依旧会选择二战考研,但是至少我们经历了,成长了,对于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本领长在自己身上,谁也抢不走!不亏!
免责声明: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