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招生就业->就业指导 返回上一页
高等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思路和方向
来源: 浏览量:396 发布时间:2023-11-05
高等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思路
(一)高度重视,部署精细化
明确政治站位,就业是民生问题,是学校发展的根本,要找准路子,精准施策,认清就业形势,充分贯彻落实相关就业政策。深入调研,准确分析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形成了“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机制。积极落实“一把手工程”,把就业作为年度的重点工作,坚持“任务分解、包干负责”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1],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引导,力促毕业生就业推进。
(二)加强校企合作,拓宽学生实践渠道,促进学生就业
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社会对人才能力与技能需求的无缝对接;不断增强就业服务意识,主动为毕业生牵线搭桥,积极和长期合作的就业单位联系加强校企联系,让学生尽早参与到企业见习和暑期实践中来,从而了解企业文化和专业知识,为毕业季投递简历打下基础。
(三)加强就业指导课的课程建设,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创业指导
准确地为学生解读政策、答疑解惑,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打破传统的行业选择观念。在行业高速发展的当下,找准定位,提高自身水平,满足行业需要。在就业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和重点辅导,对于就业不积极和就业存在困难的学生进行谈话,做好思想引导和就业技巧指导。建立健全就业及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着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良好氛围重点关注就业困难学生,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培养更多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
(四)以就业为关键,职业生涯教育贯穿大学四年
职业生涯规划要在不同年级予以贯穿,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新生入学后,结合入学教育组织学生开展自己的职业规划,并对学生进行职业倾向测试,指导他们在一年级学生中开展大学四年规划演讲比赛,对学生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后面的每学年组织学生进行回顾并指导修正;大二结束后写《大学生活回顾与展望》,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调整。大三学生在进行团员评议和操行鉴定的同时提前填写一份制式简历,辅导员老师了解学生志向和学习现状,找准方向,分类指导。大四学生毕业前要写出《我的大学生活回顾与反思》,组织毕业生在毕业前与低年级学生进行考研与就业经验交流会。
二、学校毕业生面临的问题
(一)不同专业就业岗位不均衡的问题
由于学生在校所学专业相对于社会岗位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就业毕业生首先面临的是不同专业人才供需紧张程度差异较大的问题。有些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而有的专业毕业生则存在就业岗位稀缺的情况,其中工科专业相对就业面广泛。就业工作以被动接待就业单位为主,自主开拓市场和到企业实地调研相对较少。
(二)就业质量问题
就业质量也是每届毕业生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学生就业质量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当前毕业生初次择业期望值与单位用人意向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先择业再就业”而不是“先就业再择业”等现象。根据往年就业数据,毕业生从事稳定、全职的就业比例在持续减少,这体现了就业形式的多样性,同时也反映出毕业生就业的不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应届毕业生对工作情况了解不充分,工作后工作稳定性较差和离职率较高是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
(三)学生就业信心、职业发展理想不足的问题
部分学生就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从学生就业过程可以看到,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相对来讲就业较容易,普通同学就业相对较困难;同等条件下女生就业相对困难。在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实施精育工程,有针对性地帮助每位大学生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需要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在教育中因材施教,做大量细致的工作。
有的同学在经过几个月的求职经历后,表现出就业信心不足的现象,遇到心仪的公司,却在面试中被淘汰,对求职同学的心理造成了影响,导致找不到就不想找的消极心理,降低了就业率。经过与学生交谈,同时也了解到一部分同学表现出职业规划不清晰的问题,导致找工作目标不清晰,找工作慢的现象。这类同学自身的主观因素也是就业率降低的一大原因。
(四)就业需求呈现出明显区域差异
在众多提供岗位的公司中,可以看出,在南方沿海区域经济产业规模大,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公司,提供的就职岗位数量明显多于西北地区的就职岗位数量,这导致想去南方发展的同学明显多于想去其他地区的。就业区域供求关系上的矛盾也是毕业生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三、就业指导工作今后开展方向
(一)加强就业服务
在开展就业工作中加强信息化、网络化、便捷化就业服务能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与高质量的用人单位建立就业基地,主动推荐优秀毕业生就业。联系招聘企业,通过公开就业平台信息等方式,针对不同专业有目的地联系能够提供相应就职岗位的公司前来招聘,增加专场招聘的就职效率;同时加强就业服务,扩大就职信息来源,为应届毕业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提高就业质量。
(二)做好学生工作
深入强化全程就业指导的理念,从学生入校开始就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实施精育工程,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沉下去,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树立就业目标,帮助他们在大学的学习中不断向自己的目标迈进。针对就业慢的学生群体,做好思想工作,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职业规划,形成合理的就业期望。组织应届就业生进行经验交流,使尚未就业的同学更加了解就业形势,定期对就业群体召开就业指导会议,对就业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定期的跟踪反馈机制,提高就业率。
积极了解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积极调整招生计划和培养方案,努力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毕业生。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动员毕业生放开地域限制,主动到就业形势好的城市和地区就业,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能力。加强后期服务,主动与用人单位保持联系,建立稳定用人市场。
(三)明确分工,落实细则
进一步转变就业服务观念,切实构建系统的政策体系,为确保学生实现充分就业,形成就业合力。积极运用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AI、VR、视频等线上新型创新招聘渠道,运用微信、QQ等常用的社交工具进行视频面试,并借助招聘网站如“前程无忧、智联招聘、58同城”等网站的视频面试功能,筛选适合基层就业岗位的求职者,提升供需双方的精准就业匹配度。同时积极鼓励毕业生面向新农村建设第一线自主创业,引导学生转变思想,积极创业。开展毕业生一对一就业咨询服务,重点关注家庭困难学生、就业困难学生、身体残疾和心理问题学生及后进生的就业工作,做细做好他们的就业指导工作,为他们提供更加详细的就业咨询服务,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求职上的实际困难。
针对毕业生面临的困惑,我们一直在探索更好的实践方法,加强就业困难生精准帮扶。举行经验分享会,帮助学生调整就业心态;树立正确就业观,提高业务能力;贯彻“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要求,致力为社会输送优质专业人才。作为毕业生,应调整心态,主动出击,努力创造机遇,以积极的态度和脚踏实地的行动为自己博取一个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