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招生就业->就业指导 返回上一页
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分析
来源: 浏览量:177 发布时间:2024-03-13
大学生就业是关系到个人前途和社会发展稳定的大事,但是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然造成这一困难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我国就业模式的转变、毕业生数量增加、学校课程设置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大学生对就业观认识的偏差、自身综合素质不高等主观因素的制约。但是,从大学生个人的人生价值观视角来看,大学生在就业价值取向上的转变对其能否从根本上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保证顺利就业有着重要作用。
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及其转变过程一般意义而言,就业价值取向就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就业这一行为中,对就业价值追求、定位、评价、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也就是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并做出明确的就业选择与追求。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转变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同时期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不仅反映了当时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观念,也凸现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简要来说,我国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转变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自己的理想,“以社会为中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一切服从党的安排。
第二阶段(80年代中后期):向“以我为中心、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倾斜,既要地位高,也要挣钱多,多元信仰并存和碰撞。
第三阶段(90年初期):求职成才逐步到位,开始寻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第一职业求稳定,第二职业求发财,功利化倾向明显。
第四阶段(90年代中后期至今):极力找到个人和社会最佳结合点,多元化、多层次,主动性、功利性增强。
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目前大学生在就业价值取向上由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追求远大理想,为社会为他人做贡献的价值诉求转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就业价值选择上出现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倾向。
实践表明,这种实用性和功利性的就业价值取向,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获取适应社会、胜任工作的能力和知识,契合社会的需要,有利于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对其引导不当或错误又会导致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在就业问题上只注重功利实惠,轻视理想追求;注重个人利益,轻视国家和集体利益;注重知识才能,轻视道德修养;注重奢侈享受,轻视艰苦奋斗,从而使大学生陷入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人生价值观误区,这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极为不利的。
但是,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目前的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还是积极健康的,大学生对“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价值取向也能普遍予以认同和肯定,并能把个人的需要和国家、社会的需要相衔接,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也在日益协调化、多元化、自主化、理性化和务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