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就业

当前位置:首页->招生就业->就业指导 返回上一页

【就业指导】“网申”应聘的四大煎熬

来源: 浏览量:173 发布时间:2018-11-14

“网申”应聘四大煎熬,专家为你逐一指点应对良策。

一难:耗时

3小时才填完一份申请

现在“网申”的内容越来越繁复,以至申请一个职位往往需要近3个小时才能填完。记者登录某集团的校园招聘网页,体验了一下“网申”的全过程——在填写简历前,必须在30分钟内做完一个140题的“测评项目”;之后,简历需要填写的内容包括:“个人信息”37项内容,“学历学校”19项,“社会活动及技能爱好”8项,“家庭主要成员情况”9项,“开放问题”12项,“健康状况声明”16项,还要上传4个附件。如此众多的内容,难怪毕业生感叹:“‘网申’是个体力活。”

建议:在做一些问卷很长的“网申”题目时,建议听听轻音乐,旁边放一杯茶,这样可以缓解紧张,提高答题效率。

二难:耗力

回答问题洋洋洒洒3000字

大多数“网申”都有开放性问题,记者在上述某集团的校园招聘网页上看到,开放性问题多达12个,涉及课程、专业、选择本公司的原因、选择工作看重什么、待遇、困难、未来五年规划、家庭、对你影响最大的人等。如果每项以300字的篇幅计算,做下来就是3000多字。

建议:对于开放性问题,尽量利用所给的字数限制,既不要超出也不要大大的节省。

三难:熬夜

为避“塞网”凌晨上线

中山大学大四毕业生蓝同学虽然通过“网申”获得了一家中小公司的面试机会,但谈起其中的过程还是直呼“怕怕!”:“最可恶的是网络超级慢,只有凌晨时分‘网申’,网络才好用点。”

建议:“网申”最好错开上网高峰期,当很多人同时在线申请时,有些公司的服务器常会出现死机或连不上服务器的情况,所以“网申”最好挑选午饭、凌晨等比较少人上网的时候。在填写比较大篇幅问题的时候,尽量在word环境下填写,然后再粘贴到网页上去,否则死机就前功尽弃了。

四难:失落

成功率只有两百分之一

网申的成功率有多大?据统计,只有1/200。华南农业大学的小健说:“‘网申’是最方便快捷的途径,但也是最低机会的求职方法。我申请过很多,大小公司都有,但都没有消息。我身边的同学只有一人通过‘网申’得到了职位。”暨南大学的研究生小李也说,自己“网申”了多个职位,但都没有得到面试的机会。

建议:不要因为“网申”的回应率低就放弃尝试,那样无形中你将错过很多机会。“网申”前最好通过公司网站对应聘公司作透彻了解,千万别怕麻烦。尤其是应届毕业生,更要对自己有信心。

热点关注

所谓“网申”,是指网络在线申请职位。暨南大学的研究生小周便是“网申”的受益者——今年10月下旬,小周“网申”了广东某知名房地产公司的一个职位,11月初,小周胜利通过简历筛选,获得了笔试和面试机会,并在短短的3天时间里赢得了职位。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目前许多知名公司都要求毕业生通过指定的官方网站投递简历,并通过设定特定的在线问题、筛选标准来进行简历筛选,从中招纳新人。“网申”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生求职的主要途径之一。

“网申”渐成投递简历新趋势

毕业生求职简历的投递有一个清晰的发展轨迹:从纸质简历到Email发送的电子简历,再到现在的“网申”,投递简历的方式越来越便捷。目前,流行的“网申”有两种:一种是知名企业招纳新人,大多通过公司本身的网络平台对外公布招聘信息,并明确在某一时间段接受求职者的申请。另一种是一些中小企业、机构通过一些招聘类网站公布招聘信息,毕业生在网站注册后可在线申请自己希望应聘的职位,发送简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第一种“网申”很受毕业生的追捧,在一些重点大学,几乎人人“网申”。中山大学大四学生小兰现在“网申”了20多家地产公司和银行,他说,班里许多同学差不多都“网申”了几十家公司。

名校和英语优秀者成功率高

由于“网申”灵活便捷,吸引了众多的毕业生参与其中,某些知名企业的职位甚至几千人“同挤一座独木桥”,如此激烈的竞争使“网申”类似于“海选”。而知名企业在筛选简历时所设置的“门槛”也越来越高,“英语六级”、“对口专业”“重点学校”等已成为某些名企选人的几个硬性指标。

哪些毕业生容易成为“网申”的优胜者呢?有资深业内人士在最近发布的《“网申”系统研究报告》中指出,每个“网申”系统都有一套简历筛选标准,比如重点目标学校给15分,重点学校给10分,一般学校给5分,包括实习经历、学生会干部、项目经验等都有相应的分数,最后根据计算出的总分来决定简历是否通过筛选。如果从“网申”系统的设置出发,重点院校的毕业生“网申”无疑更容易获得通过。尤其是外语水平优秀的应届毕业生,用英文在线回答一些开放式的问题,优势更加明显。而英语水平稍差的毕业生,在“网申”中被淘汰的可能性极大。中山大学一位大四毕业生小陈说:“因为英语没过六级,我‘网申’的知名企业职位,差不多全军覆没了。”

但也有专业人士认为,电脑筛选人才的程序过于简单,多方面的人才参考指标没有用上,很容易错失了优秀的人才。

 

 

 

来源:教育部大学生就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