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就业

当前位置:首页->招生就业 返回上一页

夯实民生之基 就业援助打出“组合拳”

来源: 浏览量:273 发布时间:2024-02-09

经济参考报

组织专项招聘活动、落实精准帮扶工作、提供就业指导等政策……刚一开年,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24年全国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的整体部署下,多地正式启动“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专项服务活动,打出一套就业援助的“组合拳”,助力求职者和招聘单位“双向奔赴”,持续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专项招聘会助力困难群体就业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就业援助月的首场招聘会上,56岁的马明福穿梭在人群中,时不时为上前问询的求职者递上一张“招聘残疾人”宣传单。

 

受小儿麻痹后遗症影响,马明福左臂骨骼肌肉发育畸形,找工作多次碰壁。通过宁夏九泰清山人力资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这一平台,他进入当地一家企业从事保洁,如愿成为一名“上班族”。作为就业援助政策的受益者,马明福和十多位残友趁轮休专门来到会场,发放招聘单页,希望帮助更多残友就业。据公司负责人徐小梅介绍,公司去年8月成立以来,已安置92名残疾人到合作企业就业,主要从事保洁、绿化等工作。

 

记者了解到,此次招聘会组织了100家重点用工企业进场开展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608个,涵盖智能制造、化工冶金、网络信息及生物制药等行业,进场参加招聘活动1500人,现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380余人。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人社厅副厅长肖生勤介绍,全区各级人社部门将针对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学历、技能、年龄等特点,继续深入企业挖掘岗位,通过精准开展对接服务,组织专场招聘活动,落实支持企业稳岗用工政策等,调动企业招聘积极性,帮助更多困难群体走上就业岗位。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就业帮扶 真情相助”2024年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活动将持续至1月31日。

 

“今年‘就业援助月’活动落实人社部统一部署和要求,主要面向本市困难群体,特别是为就业困难人员和特大暴雨受灾地区认定的受灾劳动力提供就业帮扶,总目标是为进一步加强本市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确保有用工需求的企业享受用工服务。”北京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活动期间,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将举办各类招聘活动近270场,为群众提供“就在身边”的就业服务。

 

“一对一”“面对面”实现精准帮扶

 

除组织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外,各地积极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组建就业服务专员队伍为援助对象送去“暖风”,同时不断落实就业服务指导工作。

 

从上家公司辞职后,家住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星沙街道雷家冲社区的朱帅曾在社区登记了失业信息和求职意向,没过多久,就接到了来自星沙街道就业服务专员的电话,“她们主动询问我的就业需求,还为我推荐适合的招聘会,热情又耐心。”近日,朱帅告诉记者,在就业服务专员的陪同下参加了长沙县的“智汇潇湘 才聚星城”冬季综合类招聘会,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岗位,“年前就有望入职。”

 

据了解,湖南省常德市人社局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进一步强化大就业格局,提升就业服务水平,日前创新推出“四诊”服务;北京市2024年首期求职能力实训营成功举办,求职能力实训营吸纳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等26人,通过“一人一档一策”的服务方案,助力学员掌握就业技能、提升就业能力。

 

“从国外毕业回来后,一直没有找到很满意的工作,在街道微信号上关注到了此次实训营就报名参加,经过三天的实战演练,最终通过了比较满意的公司面试。”实训营学员小姜告诉记者,自己在实训营当中学到了很多实用的工作技能和求职技巧,颇为受益。

 

业内专家认为,就业指导等具体措施为援助对象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服务,推动公共就业服务管理精细化、规范化,为更多重点就业群体,特别是青年、大龄农民工、长期失业群体等提供了保障性援助服务。

 

专项活动“月月有”护航高质量就业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称,2023年以来,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稳中有落,就业形势总体改善。展望未来,“稳就业”工作安排将贯穿全年,人社部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服务月、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等就业服务活动月月都有、各具特色。

 

“各项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结合了不同时间段、不同就业群体的就业诉求开展,既具有全国范围的统一性,也具有不同地区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的独特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表示,活动的开展将促进劳动力市场供需对接,提高就业效率。

 

张成刚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升级过程中,就业工作思路要跟上转型节奏,需要就业政策不断完善、不断补位,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开展工作提供政策支持。

 

“下一步,为做好促就业工作,在不断完善就业政策体系的同时,要加强劳动市场监测和分析,为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张成刚表示,利用好社会力量提供公共就业服务的能力,推动社会力量加入公共就业服务,充分发挥市场与公共机构两方面的优势,并且持续推进数字人社建设,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数字化转型,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记者陈涵旸 谢建雯 谢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