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招生就业 返回上一页
【就业指导】毕业季,就业可以不迷茫
来源: 浏览量:318 发布时间:2024-03-19
拒绝迷茫,从容就业
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1076万,同比增加167万。这也是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超千万,是近几年人数增长最多的一年。今年在疫情反复和经济形势的双重冲击下,成为名副其实的“最难就业季”。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那么大学毕业生该如何应对?小编整理了以下五个热点问题及四条就业建议,希望对广大毕业生有所启发。
热点问题
01
如何确定就业目标?
就业前将个人情况和特点综合考虑,评估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自己的的个性特征,充分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设定科学恰当的就业目标。
你可以从以下6个角度进行分析:
1、性格特点
2、身体素质
3、学习能力
4、专业能力
5、兴趣爱好
6、荣誉特长
就业目标的设定,不能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脱离实际,也不能毫无自信、太看轻自己,设定的目标可以着眼于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避免盲目就业。
02
就业选大城市和风口行业?
面对此类问题,不跟风,不盲目,在综合自身情况后,做出合理选择。
热门地区和热门行业能够吸引大量就业人员的原因在于,这些地区和行业往往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可能存在更多的工作岗位和更优越的薪资条件。当行业市场趋于饱和,竞争越发激烈,热门行业就可能进入衰减期,个人职业发展难免会受到限制。另外,很多城市推出了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政策,如安阳近两年大力推进“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也有大量的岗位和机会。
因此,要以长远眼光谨慎选择,不应该盲目追求热门地区和热门行业。要在充分认识个人兴趣爱好、专业和技能特长以及职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就业发展道路。
03
薪资待遇是就业首要因素?
在找工作时,很多毕业生最关注的就是薪资待遇问题。大学毕业就意味着要能够自食其力,所以首先考虑薪资待遇问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找工作不能只看薪资待遇,重要的一点还要看职业预期。大多数岗位在开始时工资都不高,但是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职位的晋升,工资也会有较大的提升。
此外,个人的长远发展也是选择工作时必要考虑因素。对很多人来说,赚钱固然是当务之急,但前途又何尝不是需要提前谋划。
04
选专业对口还是跨专业就业?
根据调查显示:工作若干年后,多数毕业生基本很少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实际上,除了少数工作需要较长年限的专业积累,比如高科技、医疗技术等,多数工作并不一定要专业对口。因为,不管你学的是不是对口的专业,从工作那天起,你过去的成绩就清零了,你都得从头学起。有一点差别的是:专业对口,你会上手得快一些。
所以,就业时不要过多纠结于工作与专业是否对口的问题,能找相对合适的当然很好,找不到合适的也没什么。
05
身边选择“慢就业”的人越来越多,
我该怎么办?
所谓“慢就业”,是指大学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在家陪父母或者进行创业考察,慢慢考虑未来发展道路的现象。
虽然“慢就业”可能会让你从就业的压力下暂时松一口气,但可能不仅错过了“校招”这一绝佳的找工作机会,还会多多少少为家庭带来一些经济负担。
所以,应该清醒认识到“慢就业”只是为自己尽快辨明下一步前行方向做准备,唯有不断行动才能让我们目标一一实现。
就业建议
1、确定求职目标,避免盲目就业
在求职前须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定位,设定职业目标,并根据不同阶段的特有规律制定出短、中、长期的职业规划,以避免就业的盲目性,走好职业生涯第一步。
2、关注招聘信息,拓宽就业途径
充分利用公共招聘求职平台资源,持续关注新增的招聘信息,及时投递简历,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通过参加招聘会,寻求老师、校友的推荐等方式,拓宽就业途径。
3、寻求前辈帮助,及时调整情绪和状态
当处在迷茫期时,可以向自己的老师、已毕业的学长学姐、亲戚朋友寻求就业指导的帮助,也可以咨询专业职业生涯规划相关人士,与其自己摸不清头绪,不如多多听听“过来人”的意见,在沟通的过程中其实也是自我梳理的过程,可以帮助自己了解自身的职业特质、内在驱动力、了解真实工作状况。
4、放下杂念,即刻行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即刻行动起来。
有些同学可能在极度焦虑情绪下选择了“摆烂”,不愿再经历求职带来的挫折和挑战,选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为自己的求职黄金期画上“句号”。
就业过程或许不会那么容易,但只有行动起来,我们的职业生涯才能开始;只有行动起来我们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工作,不适合什么工作。